罗圈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一般在幼儿期出现,对孩子的行走和运动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5岁宝宝来说,如何标准算罗圈腿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罗圈腿的特点,罗圈腿主要是因为儿童的两侧膝关节内侧疏松,膝盖外侧骨髁突出,导致两膝相距较远,向外扩展或者向外旋转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症状。所以我们在观察孩子是否有罗圈腿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孩子站立时,腿部之间的距离是否过大,两脚是否分得很开。“三线法”可以较为直观地评价儿童的腿部畸形。具体操作方法为,让孩子双脚分开站立,双侧膝盖必须碰在一起,两脚之间不得有间隔,如有间隔就说明是罗圈腿。
2.观察孩子行走时的步态是否不稳定,是否易摔倒,双脚着地时是否出现不正常的外旋或内旋现象。
3.观察孩子蹲姿时,膝盖是否能够靠在一起。如果双膝不能靠在一起,说明孩子膝外翻,也就是罗圈腿。
4.通过“量腿头”方法,将孩子站起来,从侧面观察其两膝盖腿骨连接处向外凸起的骨头,如果骨头很明显可以摸到,就说明孩子患有罗圈腿。
总的来说,针对5岁的孩子,观察其面色晒黑、口唇发绀、畏寒、食欲不佳、贫血等表现也可以做为判断罗圈腿程度的参考。当然,如果家长还是不确定孩子是否患有罗圈腿,可以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