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脱水时是不会出汗的。
脱水是指人体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大于摄入的水分和电解质。普通情况下,人的身体需要适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来维持生理健康。由于婴幼儿的身体水分比例较高,所以婴幼儿对水分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当婴幼儿身体内的水分出现不足,即脱水症状的时候,会出现皮肤皱缩、口干舌燥、口渴、乏力、尿量减少等表现。
但是在小宝宝脱水时,由于他们的汗腺发育不成熟,所以不会出汗。这是因为,汗液中不仅含水,还含有多种电解质,如钠、氯等。这些电解质的含量和比例对于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而婴幼儿由于身体未充分发育,汗腺未能完全成熟,无法分泌电解质丰富的汗液,所以即使脱水也不会出汗。
因此,在婴幼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家长需及时给予补水。通常情况下,家中的新生儿及幼儿应每天喂养8-10次,母乳喂养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最好方式。婴幼儿出现脱水严重症状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接受正确的处理和治疗。需要注意,过度补水也可能导致电解质的失衡和一些不良的反应,所以在婴幼儿的喂养和治疗过程中,家长需注意平衡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量,以保障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