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伏天高温季节,许多宝宝都会出现在睡眠中出汗的情况,尤其是后脑部的出汗现象更为普遍。其实,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是仍需要父母对此保持警惕。
首先,宝宝的头皮毛细孔等皮肤组织比身体其他部位要轻松,皮肤温度传导、散热、出汗等的功能不如身体其他部位强,所以宝宝后脑部容易比身体其他区域更容易出汗。此外,宝宝的头皮下的皮脂腺也比身体其他部位密集,容易出汗。
其次,宝宝的出汗和散热机制发育不成熟,因此在高温下容易出现汗液分泌不畅,而后脑部是放热最多的地方。如果汗液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形成结痂。即使出现汗痂的现象,也不必过度紧张,因为当痂皮脱落时宝宝的皮肤会恢复正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汗量过多,特别是其他部位也开始出现汗痂时,建议父母及时带孩子就医。孩子体内水分的流失可导致脱水,导致宝宝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情况。如果宝宝出汗量较大需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和散热,在出汗量较大时,或出汗部位太多,需要及时拭打宝宝的身体,控制汗液的分泌。
总之,宝宝后脑部的出汗在三伏天尤其常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保暖和清洁,及时拭打汗液。如果出现异样情况也要及时就医,以保证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