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内部温度和成人一样,都是大约37摄氏度左右。当宝宝身体出现不正常的升高,超过37.5摄氏度,那么它就会被称为“发烧”。
发热是宝宝身体对某些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力,有利于身体抵抗病原体,消除病菌侵袭,恢复健康。
当宝宝全身温度很高时,就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现象。但是,这并不一定是所有情况都是发烧。有时候,宝宝可能因为太过活跃或感受热浪而导致全身温度升高,但这并不一定是发烧,称为‘温度升高’。
宝宝是否发烧,要根据其体温的表现来判断。以肛温为准,当宝宝的肛温超过37.5℃时,就可以考虑它是否出现发热的情况。如果宝宝的发烧温度超过38℃,就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对于宝宝发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进行体温测量,确保了解宝宝的体温变化情况
2.不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室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有利于宝宝排除体内的毒素
4.根据宝宝的发烧原因,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医疗措施
5.宝宝发烧时,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和过度活动
总之,宝宝的全身温度很高并不一定是发烧。判断是否发烧要以肛温为准。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宝宝的饮食、作息和生活习惯,是减轻宝宝发烧症状的有效措施。同时注意加强宝宝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利于宝宝远离疾病的侵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