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状态,由于荷尔蒙和新陈代谢的变化,会经常出汗,这是正常现象,母婴须注意保暖。
众所周知,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如体重增加、腰围增大、肚子愈加明显等等,随着宝宝的出生,所有这些生理变化又开始慢慢恢复正常状态。但是,很多新妈妈会发现,即使是离产后一段时间,自己仍然会有频繁出汗的现象。
产后出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通常在产后两三天后开始出现,随后一直持续一段时间,整个出汗期因人而异,一般为2-6个星期左右。出汗的强度和频率也不同,对于不同的女性来说,出汗的情况会因人而异,但总体上认为出汗是正常现象。
出汗的原因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原因是由于荷尔蒙的变化和新陈代谢的变化。孕期时,妈妈体内的荷尔蒙含量会增加,使得身体开始调整自身的代谢速率。随着宝宝的出生,这种变化仍会持续,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调整好。当妈妈体内出现荷尔蒙或代谢率的不平衡时,就会引起大量的出汗。另外,妈妈也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度,母婴室内的温度应该使宝宝的衣着和妈妈的衣着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以便宝宝能快速上母乳,新妈妈也能够保持身体的温度平衡。
总的来说,出汗是慢慢恢复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而且出汗也有益于身体毒素的排除。不过,妈妈们在出现夜间频繁出汗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可能会伴随着其他的症状,所以,如果情况不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