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大人都很容易出汗,但是有些宝宝却不容易出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宝宝皮肤表层细胞较厚
宝宝的皮肤表层细胞相对较厚,这使得身体中的热量难以散发。因此,如果环境过于潮湿,宝宝就不容易出汗了。
二、宝宝汗腺发育还不完全
宝宝的汗腺发育不完全,特别是7个月以下的宝宝,汗腺的分支还不够丰富,汗液分泌的量也比较少,所以宝宝出汗的能力就较差。
三、宝宝活动量较小
宝宝的活动量比较小,身体很少产生热量,这样就不容易出汗。而且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身体需要适应外部环境,也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
四、婴儿睡觉姿势不规律
很多宝宝睡觉时会偏向一边或压着手臂等,这些睡姿不规律容易导致宝宝不自觉地改变睡姿。因此宝宝在睡觉时不要用手枕着头,也不要侧身睡。
总之,对于不容易出汗的宝宝,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护他们:
1、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室内湿度过大。
2、适时给宝宝补水,避免宝宝脱水。
3、让宝宝谨慎地接触阳光,避免日晒。
4、在宝宝热的时候可以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也可以用凉水喷在宝宝头顶附近。
总之,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适时给与补水、降温等措施。若宝宝出现身体发热、呼吸急促、脸色苍白等现象,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