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和胎黄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尽管它们都与新生儿出生后的黄疸有关。胎黄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胎儿体内未经过肝脏的代谢产物——胆红素积累过多,使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的病症。胎毒则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内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传输到胎儿身上导致胎儿中毒的病症。
产生胎黄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新生儿胆菊酯酶的活性较低,使得无法有效分解胆红素。这种情况下的黄疸通常不会长时间持续,随着胆菊酯酶的活性逐渐上升而自行消退。另一种情况是新生儿在怀孕期间大量积累了胆红素,由于胎脑血脑屏障未形成,使得胆红素沉积在脑细胞内,引起脑部损害的核黄疸,这种病症需要严格控制胆红素水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而胎毒则是由于孕妇在孕期内进食不良、饮食卫生不注意等原因导致毒素在体内过度积累。这种毒素会随着孕妇的血液循环,传输到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出生时出现症状,如呕吐、嗜睡、肌力松弛、心率缓慢等。若严重的话可以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孕妇一定要重视胎毒的预防和治疗。
为了预防这两种病症,孕妇需要在怀孕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推荐食用高蛋白、高纤维、营养均衡的食品,避免摄取较多的垃圾食品或含有化学添加剂的食物,同时要严格控制体重。在孕期中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症。只有在做好孕期保健的基础上,在家族出生胆红素性黄疸等高危因素的监测下配合医生及时处理,我们才能预防新生儿出生后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