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当宝宝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6.5℃~37.5℃)时,就会发生发烧现象。发烧是身体对抗病菌和病毒的一种自然反应,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的入侵,因此发烧并不一定表明宝宝身体有严重的疾病。
当宝宝发烧时,其实是机体内部温度调节中枢发生变化,调节中枢认为机体温度过低,会命令身体各部位加速代谢并产生热量,以提高体温。而出汗就是身体通过汗腺排毒和调节体温的一种方法。当身体对抗病菌和病毒时,机体代谢加速、发热时的身体温度升高,身体就会在疏通汗腺的同时,快速排出热量,这就会造成体表出汗的现象。
此外,当宝宝处于高温状态时,皮肤表面的毛孔会扩张,汗液释放,通过皮肤蒸发的方式将体表热量散发出去,达到降温的效果。当宝宝发烧时,汗腺和毛孔的开放程度增加,导致出汗增多,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帮助身体降温,缓解发热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出汗是降温的一种方式,但是过度出汗和体温的上升是容易让宝宝脱水的。因此,当宝宝发烧时,应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失水,促进身体的康复。同时,也不能过度包裹宝宝,过多的衣服会使宝宝的体温维持在高温状态,加重发热,不利于宝宝的康复。需要分类别酌情处理。如果疑似重症或者症状无法缓解,还应及时求助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