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的维生素D并不是激素,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主要存在于食物中,例如肉类、鱼类、乳制品等中。
在人体内,维生素D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够被利用。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紫外线会使得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然后它会进入体内通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过程形成最终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
这种活性形式的1,25-二羟维生素D3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它可以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并且与钙和磷一起协同作用,调节骨骼生长发育、维持骨骼健康等。同时,维生素D也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预防肥胖等作用。
在婴儿期,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少,不足以满足宝宝的需要,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规定,为了预防佝偻病,婴幼儿奶粉中必须添加维生素D,而且每100升奶制品的维生素D3含量,不应低于3200国际单位(IU)。
因此,宝宝吃的维生素D并不是激素,它是一个重要的营养素,能够促进宝宝的骨骼生长发育,维持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