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高烧是家长们常常碰到的问题,一上来就是吃药。但宝宝发高烧是否需要吃药?在确定需要用药后,又要注意什么?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高烧并不是感冒。感冒是一种病毒感染,会引起喉咙肿痛、鼻塞、打喷嚏等症状。而高烧则是指体温升高,一般指体温超过37.5度或更高。高烧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也可能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等其他原因引起的。
其次是需要用药的情况。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度,如果喉咙疼痛、咳嗽、抽搐、干呕、腹泻等症状也要考虑用药。但必须注意,用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千万不要随意超量用药。
婴儿的体温体征比较敏感,容易产生感应。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发烧后会持续一两天,高峰期为晚上和早晨,这是因为这些时刻身体温度比较高。家长需要重点关注宝宝是否有头痛、喉咙痛、感冒等其他症状。
正常情况下,当身体发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自然地感到燥热、口干舌燥等不适,就会自己出汗。婴儿的出汗时间就相对比较长了,需要要等个12个小时左右才会开始出汗。但是,如果宝宝发热时间过长,体温超过了39度,则需要考虑去医院就诊了,可能需要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的治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宝宝出现病情不明的状况,特别是连续高热,父母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平时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饮食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等。只要把生活中的预防和护理做好,就能够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