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指体温升高,正常体温为36.5-37.5摄氏度,如果体温超过了37.5摄氏度,就算发烧了。对于宝宝而言,由于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全发育,抵抗病菌的能力也相应较弱,所以发烧的情况比较常见。 当宝宝发生发烧时,很多家长比较担心宝宝会不会出汗影响体温的调节。其实,在宝宝发烧的情况下,我们不必刻意让宝宝出汗,只需要让宝宝保持舒适即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宝宝发烧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身体内部出现了病菌感染。为了抵抗病菌的入侵,宝宝的免疫系统会对抗这些病菌,以此来产生炎症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宝宝体内的温度升高。当体温超过37.5℃时,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发烧。如果此时让宝宝出汗,其实只是暂时性地散发了一些体温,但并没有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其次,宝宝发烧出汗只会让宝宝更加不舒服。由于出汗会导致宝宝失水,而宝宝出身时身体组织的水分比例比成年人更高,所以宝宝的水分流失速度也更快。出汗过多会导致宝宝脱水,进而加重宝宝的发热症状。如果此时再给宝宝盖上毛毯或者胡乱涂抹一些止汗药物,那么宝宝的体温可能会升高,甚至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最后,对于宝宝发烧时的护理,我们应该建立正确的观念,不要盲目跟风。对于新生儿和宝宝小于3个月的幼儿,建议家长在发烧后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如呼吸急促、体温持续升高等,应及时就医。而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如果出现发热,并且伴随着食欲不振、哭闹不安等现象,我们可以适量地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多进行轻柔的按摩等方法来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由此可知,宝宝发烧时不必刻意让宝宝出汗,只要保持宝宝的舒适性即可。 家长们要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