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宝宝生病时的常见症状之一,许多家长都会采用水敷或擦身降温的方法来缓解宝宝的体温。但是,是否可行以及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来降温却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深入了解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降温并非病因治疗,它只是缓解宝宝不适的一种方法,不能代替对症治疗。其次,降温的方法应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病情而定,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降温的处理也是大不相同的。
对于 0-6 个月的宝宝,因为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有发热的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应当尝试用水浸泡或擦身降温。对于 6 个月以上的宝宝,如体温不太高(38度以下),可以试着用温水毛巾擦拭,可以在宝宝腋下、脚底和前额擦拭,但是不要过度用力摩擦,以免造成宝宝疼痛和过度刺激。同时,也不能用过冷的水降温,以免产生冷伤或引起宝宝耳疾肺病。
对于高烧状态的宝宝,不要贸然用水降温,以免产生反弹现象。如果宝宝体温高达 39 度或以上,或有其他症状,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并按照医生指示进行治疗。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水降温,应当进行逐渐降温,不可过快,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变化,避免宝宝出现过度兴奋和不良反应。可以将温度在 38 度左右的温水涂在宝宝的胸前和肚子上,但不要涂在背上,以免宝宝呼吸困难。
综上,发热时的降温方法不仅要因人而异,更需要根据病因变化而灵活调整。合适的降温方法能够缓解病情、舒缓不适,但是不当的方法也会带来风险和伤害。家长对身高年龄体重、病情病史等基本情况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做出更明智、更贴切的降温决策,使宝宝更快、更安全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