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初生儿期常常会出现呛奶的情况,这是因为婴儿喝奶时,因为吸吮力度不够、吞咽反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婴儿会将一部分奶水呛入呼吸道中,导致短时间内婴儿呛咳或者窒息,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处理。
当宝宝呛奶时,妈妈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迅速将宝宝抱起来,用手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或让宝宝身体稍微向下靠,促使宝宝把呛入呼吸道的奶水吐出来。如果宝宝没有呛咳反应,妈妈可以将宝宝抱起,让宝宝用手抓住自己的胸口,倾斜宝宝的身体,使宝宝的头倾向下方,让宝宝吐出呛入呼吸道内的奶水。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宝宝呛奶,妈妈们还可以在喂奶之前进行以下操作:
1、注意宝宝的头部姿势,将宝宝放在一个全身放松的位置,保持头部与身体在同一平面,让宝宝能够自如地伸展手臂。
2、检查宝宝的吮吸力度,确保宝宝不是在过敏或者口腔出现了一些问题。
3、调整宝宝的喂奶姿势,让婴儿的头部高于胃部,使得奶水从乳头流出的速度变慢,减少宝宝呛奶的机会。
4、注意观察宝宝的吞咽反应,如果宝宝出现了咳嗽、呛咳、甚至窒息等症状,及时停止喂奶,并对宝宝进行护理。
总之,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但是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吃奶姿势和吮吸力度,以及宝宝的吞咽反应,避免宝宝呛奶。如果宝宝呛奶了,妈妈不要过于紧张,冷静处理,并及时观察宝宝的情况,防止宝宝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