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宝宝应该是个活泼好动的年龄,但是孩子不爱出汗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不出汗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因此,家长们要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儿科医生的帮助。
造成宝宝不爱出汗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环境温度过低、过度包裹着装、身体健康状态不好、药物副作用等。而且,不爱出汗的孩子皮肤毛细血管数较少,皮肤受到热的刺激比较慢,所以温度超过32℃时孩子必须注意调节室温。
如果孩子出现不爱出汗的情况,家长应该先观察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如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状况等,如果这些方面有异常表现,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如果孩子表现正常,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注意孩子穿着:宝宝的穿着必须保持舒适,不要过度包裹,以保证宝宝的皮肤呼吸畅通。当然,在室温比较低的环境下,家长要注意在宝宝的脖颈、胸口、腹部等易感部位增加、减少衣物。
2、保持环境适宜:室温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不要让孩子过度受热或过冷,要合理利用空调和加湿器等设备。
3、适度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提高体温,让孩子出些汗,调节身体机能。
4、保证孩子每天的饮食营养均衡。多给孩子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可以让孩子摄入更多的水分,而且,维生素C对汗腺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如果宝宝不爱出汗,一定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有效的调理措施,还要遵医嘱进行检查,以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