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接种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发热现象,这是正常的反应之一。发热是宝宝身体在接种疫苗后产生的炎症反应,这是宝宝身体免疫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表明身体正在努力建立免疫力来对抗病毒和细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疫苗,可能会引起宝宝发烧的症状:
1. 百白破疫苗:宝宝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肿胀、发红和疼痛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接种后的 24 小时内消失。
2. 水痘疫苗:宝宝接种水痘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和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可以在数天内缓解。
3. 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宝宝接种 MMR 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和肿胀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缓解。
4. 乙肝疫苗: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肿胀和疼痛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可以在数天内缓解。
5. PCV13 疫苗:宝宝接种 PCV13 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和皮肤疹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可以在数天内缓解。
6. 流感疫苗:宝宝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肌肉疼痛和头痛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数天内自行消失。
疫苗接种后出现的发热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 38℃,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确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在疫苗接种后的 24 小时内,监测宝宝身体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确保宝宝的身体足够强大以对抗常见的疫苗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