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骨密度在不断地发展和成长,如果骨密度低于正常值,就需要引起父母们的关注和警惕,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和治疗低骨密度问题。
宝宝的骨密度值通常在子宫内就已开始发育,然而出生后,宝宝的骨骼系统仍然需要成长和发展。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前7年里,大量的钙质会储存在宝宝的骨骼中,这些钙质是构成骨骼的基本成分,保证宝宝骨骼的坚固和稳定,而这段时间的钙质获取来源很大程度上靠食物来源。因此,如果宝宝缺乏钙质,就会呈现出骨质疏松的现象。
骨密度值26提示宝宝的骨质属于较为脆弱和不稳定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建议父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补钙:
1.增加钙的摄入量:建议在宝宝辅食期以后,尤其是1-3岁的阶段,多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类、豆腐、鲜虾、蛋黄等,以及钙增强型的食品如各类膳食营养素奶粉、酸奶、鱼肝油等,从饮食方面优化宝宝的营养均衡。
2.增加户外活动:适量的户外活动可以增加宝宝的紫外线吸收,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并促进Ca的吸收,同时增加运动量也有助于促进骨骼的成长与发育。
3.进补:同样有一定补钙的作用,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宝宝的进补方式和材料,以免产生副作用。
总之,对于宝宝骨密度低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补钙措施,营造健康有益的生活环境,让宝宝吃得好、睡得好、动起来,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宝宝骨骼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