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到一岁左右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中营养摄入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未来的健康状态。钙是宝宝骨骼生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科学地补钙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宝宝多久能补钙呢?这里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了解宝宝的钙需求量
如果宝宝缺少钙,就会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因此及时有效地增加钙的摄入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宝宝在出生后0-6个月钙的供应完全是通过乳汁实现的,这时候需要每天摄入约400毫克的钙。宝宝在7-12个月时,需补充钙550毫克。幼儿期的宝宝1-3岁每天需要补充钙约800毫克。当然,这些数字仅供参考,钙的需求量主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和身高体重来定。
第二,掌握补钙的食物选择和方式
补钙可以通过宝宝的饮食摄入。含钙量非常高的食物有奶制品、大豆制品、绿色蔬菜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婴幼儿断奶后就吃一些自己做的小菜饭了,这里需要告诉父母,宝宝一定不能过早的停止喝奶,最好延长到3岁以后,晚上再喝一些鲜奶,这样就可以保证宝宝平时的钙的摄入了。
除了饮食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营养品来补钙。常见的有钙镁锌片、儿童牛奶钙等营养素。不过,应当注意低龄宝宝掌握剂量和方式,不得过度用药和过度失衡饮食。
第三,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搭配
钙和维生素D是宝宝补钙时不可分割的一对“知己”。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在身体内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就会让体内的钙无法被充分利用。因此,建议增加宝宝的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幼儿来说每天大约需要含有400-600IU的维生素D。
总之,适量的钙可以帮助宝宝保护骨骼,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等等,但是在补钙的时候,需注意宝宝喜好和搭配,以及沟通全家共同计划和安排宝宝的饮食规划和营养搭配,让宝宝从小就能吸收足够的营养,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