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二瓣化畸形,又称心导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通常在妊娠10到12周左右就可以检测出来。正常情况下,成人心脏有四个心瓣膜,控制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而胎儿二瓣化畸形则是指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没有完全分开,导致心脏中只有两个瓣膜,使得血液流向不正常。
胎儿二瓣化畸形的症状包括:心率过快或过慢;气促或呼吸急促;心悸或心律失常;乏力或疲劳等。一些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仅仅是偶然被发现。
如果妊娠期间检测到胎儿二瓣化畸形,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认哪些病人需要采取手术干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在出生后立即进行手术。手术主要是通过开放胸腔,修复心脏瓣膜,并在必要时修复心脏缺陷和人工瓣膜植入。
胎儿二瓣化畸形的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一些患者不具备手术的条件,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预防胎儿二瓣化畸形方法较为有限,未来应加强对孕妇的防治宣传、规范化检查,以及提高先进治疗技术的研发水平,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