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母亲子宫内胎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在怀孕期间会有变动。胎心率反映了胎儿的生命力,同时也是评估胎儿健康的重要指标。
在孕早期,胎心率通常稳定在120-160次/分钟,这是因为胎儿整体的发育水平较为稳定。但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心率会出现一些变化,如:
1.受孕后7-8周,胎心率开始逐渐加快,经常突破160次/分钟,到10周左右胎心率达到最快,约为170-200次/分钟;
2.当孕周增加到12周左右,胎心率逐渐稳定在140-160次/分钟左右;
3.孕中、晚期胎心率通常在120-160次/分钟上下波动,但通常不会低于110次/分钟或高于180次/分钟;
4.孕晚期(35周以后),胎儿长大了,子宫内空间变小,胎心率相对较低,往往在120左右。且胎动明显增多,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心率反应不及时。
同时,胎心率也受到胎儿的活动、母体情绪、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母体情绪激动或紧张,胎儿会迅速感知,胎心率也会相应升高。而当母体进食或入睡时,胎儿则可能出现胎心减慢的情况。
总的来说,胎心率是一个反应胎儿健康的重要指标,孕妇可以通过每天定期记录胎心率,了解胎儿的生命力和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以便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