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腹泻、腹痛和发热。宝宝患上了痢疾后,一般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但是否一定会发烧?本文将给您答案。
宝宝患上痢疾后,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1.腹泻:特别是绿色或带有鲜红色黏液和脓液的腹泻。
2.腹痛:疼痛程度不一,轻微的可以类似拉肚子,严重的则可能会造成婴儿休克。
3.发热:宝宝患痢疾时,部分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一般来说,发热的温度不会太高,通常在38℃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或是出现持续性高热,就不一定是痢疾引起的了,有可能是其他感染疾病的症状。
如果宝宝患上了痢疾并出现发热情况时,家长应该做哪些措施呢?
1.给宝宝多喝水:痢疾带来的严重腹泻,会导致宝宝的身体脱水,为了有效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家长要时时刻刻给宝宝喝些白开水,清淡的米汤等淡盐水等,来保证宝宝的水分摄入。
2.注意卫生:痢疾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口部进入肠道,所以家长要勤洗手,宝宝换尿布、便便,消毒工具,注意家居卫生,减少交叉感染。
3.给宝宝适当使用药物:一般情况下,如果症状不太明显的宝宝,可以稍稍等一下,看看情况是否会好转。但如果宝宝的发热和腹泻情况过于严重,可以考虑给宝宝服用相应的药物,如一些抗生素和止泻药等。但是,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生开药方的用药方法正确服用药物,不要乱用药物。
综上所述,宝宝患上痢疾是可以导致发热的,但发热的情况通常不会太严重,只要家长及时采取措施,给宝宝注意饮食和卫生,较快恢复健康。同时,家长一定不要对宝宝自行进行治疗,一定要到医院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