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咳嗽、吐是指在喝奶过程中会突然感到奶味憋在喉咙里,引发咳嗽,甚至有可能出现呛奶、吐奶等现象。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婴儿和幼儿身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饮料比较单一,主要以奶类为主,而且吞咽动作还不够熟练,容易产生呛奶,咳嗽,吐奶等症状。但是在成人身上也可能发生,这时多半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喉咙不适,比如感冒,喉炎等。
如果孩子呛奶咳嗽时不当心吞下了奶或者呕吐出来,那么需要马上清理孩子口鼻中的残留奶液,避免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
避免呛奶、咳嗽、吐的方法:
1、奶瓶的选择:应选用尖嘴小口径奶瓶,这样可以让孩子喝奶时贴的口部更加紧密,避免奶水进入婴儿的鼻腔。
2、奶量的限制:一次的奶量不宜过多,一般按婴儿体重的1/3-1/4测量,每天喝奶的次数控制在6次左右。成人喝奶也要适量,一次不要喝太多,以免堵塞呼吸道。
3、清洗卫生:奶瓶及其附件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保证不会带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并且奶瓶和其他喂奶器具应定期更换。
4、孩子喂奶时应尽量让其平躺或者保持斜着的姿势,这样可以使奶水自然流到婴儿的口腔,减少呛奶、咳嗽的出现。
5、孩子喝奶前,应让孩子嗓子先放松然后再喂奶,这样能减少喉咙卡住的可能性。
总之,针对呛奶、咳嗽、吐的现象,在预防方面要注意日常的清洁卫生、饮食健康,特别是年幼的儿童,应加强监督,以免出现危险情况。如果出现呛奶、咳嗽、吐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