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疹,也称先天性梅毒病,是指母亲感染梅毒病菌,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在梅毒病菌入侵胎儿体内后,往往导致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如皮肤、骨骼、内脏等。胎毒疹多见于出生后2-3年内,很少有超过5岁的患儿。
胎毒疹的症状通常分为两类:早期症状和晚期症状。早期症状一般出现在出生后的头几周至几个月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皮疹: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于皮肤、黏膜等部位,呈多形性红斑或小疱,常见于臀部、脚底、手心等摩擦面。
2. 淋巴结肿胀:常见于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淋巴结区域,多为无痛性。
3. 骨骼异常:影响骨骼发育,造成骨骼畸形,包括长骨骨外侧骨膜增生、钙化及肿胀等。
4. 贫血:早期胎毒疹可导致贫血,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导致心悸、气喘、食欲不振等。
晚期症状通常在数月至数年后才出现,包括:
1. 牙齿异常:患儿的门牙常呈齿斑状,乳磨牙磨损,牙釉质不完整,牙齿易脱落。
2. 神经系统损伤:患儿可出现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晕厥、瘫痪等。
3. 眼部损伤:可能导致角膜炎、青光眼、失明等。
症状的出现情况和程度与病人感染梅毒菌的时间和母亲梅毒菌感染程度有关。如果母亲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通过产前检查和治疗,可以防止胎儿感染。因此,对于有婚外恋或不确定性行为历史的人员,或者是有梅毒患者的人员,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病菌感染,确保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