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妊娠期开始,母亲与胎儿的生理、代谢、免疫方面均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母体有严重感染病史、患有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话,就可能会导致胎儿患上胎儿宫内感染——也就是所谓的胎毒。
胎毒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比如对神经、心脏和眼睛的伤害,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怀孕期间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检测胎儿是否感染了梅毒有以下几个方法:
1. 化验:对孕妇进行梅毒抗体检测,若检测出阳性,就要对胎儿进行化验。
2. 羊穿刺:通过羊水提取少量胎儿细胞,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此种方法检测最为准确,但前提是必须在孕期16周以后才能进行。
3. 经阴道分娩时采集分泌物:患有梅毒的母亲,分娩时采集分泌物,验出梅毒抗体。
如果确诊婴儿患有胎毒,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式遵医嘱。同时,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感染梅毒等疾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对胎儿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