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身体里的钙质储备能够支持其生长发育至约1-2岁左右。但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其身体所需的营养素也会逐渐增多,其中钙和维生素D3便是最为重要的两个营养素之一。而对于入门级宝妈来说,不少人会在给宝宝喂D3的同时也给宝宝增加钙剂,是否合理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解析宝宝身体里的钙质储备。正如上文所说,宝宝出生后就会有一定的钙质储备,这便是从妈妈体内获取的。同时,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指南》,对于7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每天的钙质需求是800mg以下,而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每天的钙质需求是200-300mg。如果孩子每天的饮食摄入中能够充分保证钙质的摄入,那么就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而维生素D3则是帮助钙质吸收和利用的重要物质。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3的话,即便大量摄入钙质也难以发挥效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指南》指出,对于0-6月龄的婴儿来说,建议每天补充400IU的维生素D3,对于7-12个月龄的婴儿来说,每天建议补充600IU,然后2岁以上每天补充800IU。而钙和维生素D3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
尽管维生素D3和钙质是相互配合的,但是对于不在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一些方便的奶粉往往会添加大量的钙质,为了避免这些宝宝出现钙超载的情况,仍然需要谨慎地选择奶粉品牌,或者在宝宝进入固体食品喂养阶段后,通过有针对性的膳食方案来保证其钙质摄入不过量。
总而言之,宝宝在大部分情况下,每天摄入所需的钙质是可以从饮食中轻松摄取的。但是,对于一些消化系统较弱的宝宝来说,例如早产儿等,需要特别谨慎和关注补充钙质的问题。如果宝宝处于出生后6个月到2岁的阶段,就需要在维生素D3的补充下,合理调节饮食,以保证宝宝摄入必要的营养素,并避免过量摄入钙质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