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机能不如成人发达,很容易出现出汗或着凉的问题。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舒适度,还可能导致宝宝生病。为了让宝宝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衣着要适当
宝宝的身体要根据环境温度穿衣。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磊主任建议,如果房间温度在25℃以上,宝宝就可以裸露身体,让皮肤呼吸。温度在23℃~25℃时,宝宝可以穿一件薄衣服。当室温在20℃~23℃时,可以穿一件长袖内衣加上一件棉质外衣,保持室温略高。当室温低于20℃时,可以在外面再加上一件毛衣或者外套,以免宝宝着凉。
2. 注意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也是造成宝宝出汗或着凉的原因之一。在换季时,我们要及时调整宝宝的衣着,避免感冒或发烧。春天气温多变,建议家长让宝宝多穿一层衣服,这样可以避免受凉,还能保证宝宝不臭不热;夏天气温高,适当的裸露身体以及透气的睡衣是必不可少的;秋天气温下降,家长可以为宝宝穿上棉质的长袖外套,避免感冒;冬天气温寒冷,要给宝宝穿上保暖的棉衣,还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适当。
3. 家里不要过于潮湿
宝宝的皮肤娇嫩,如果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容易导致宝宝感冒,生病。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室内的干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另外,宝宝的衣物和床上用品应该保持干燥,避免霉菌滋生。
4. 多运动,增强体质
宝宝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生病。为了增强宝宝的体质,我们可以多给宝宝做户外运动,如走路、爬爬、跑跑等,让宝宝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总之,宝宝出汗或着凉的问题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环境要素,科学调整宝宝的着装,保持室内的干燥和通风,同时多加运动,为宝宝打造良好的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