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幼儿的发热是儿科急诊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宝宝发烧时,家长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宝宝保持舒适。如果体温超过摄氏38度,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医生建议用药。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退烧药物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扑热息痛(布洛芬):
扑热息痛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可以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和发烧,尤其对于牙痛、耳痛和关节炎有很好的缓解效果。但是,由于扑热息痛有可能导致胃肠道副作用,因此不建议应用于处于胃肠道疾病或有胃肠道出血风险的宝宝。
2.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可以缓解轻度疼痛和发热症状,但是对于重度疼痛效果有限。反复或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阿司匹林(aspirin):
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疼痛和发热症状,但是不建议给予幼儿使用,因为其与 Reyes综合症有关。确诊儿童流行性感冒后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患儿出现 Reyes 综合症。
4.洛索洛芬(Nurofen):
洛索洛芬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除了能够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和发热外,对头痛、肌肉疼痛、牙痛等疼痛症状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不过,洛索洛芬不适合应用于有严重肾损伤、重的心、肝功能障碍等病人群。
5.退烧贴:
退烧贴主要是通过贴在宝宝的额头、腋窝等位置发挥降温作用。退烧贴的作用是局部缓解,并不能根治发热的病因。如果使用过程中有过敏或瘙痒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总之,对于发热的宝宝,应当通过冷敷、饮水、避免过度包裹等方式尽可能地使宝宝保持舒适,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来缓解症状。同时,应当确保药物的用量合理、按时按量使用,如果宝宝的发热症状持续或有其他症状出现,应当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