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鼻子呛奶是因为婴儿喉咙的解剖结构不同于成人,较细小,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咽喉部的发育较差,一旦饮食过程中没能掌握好亲喂或奶瓶喂养的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呛奶现象。
当孩子吞咽的时候,食物就会通过口腔向下进入食管,然后到达胃部。但是,当孩子喝奶或吃食物时,他们的气管和食管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通过喉咙连接在一起。因此,如果太多的食物或奶水进入婴儿的喉咙,就会刺激到喉咙部位,导致孩子产生呛咳反应。
此外,有些孩子出现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时,鼻塞及分泌物增多,就会出现呛奶的现象。此时,需要加强鼻腔清洁,让鼻子通畅,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喂养。
在此,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的喂养位置和方式。母乳喂养时,应抱起孩子身体挺直,将孩子嘴唇贴在乳头上,以免乳汁外流。奶瓶喂养时应使奶嘴尽可能地填满孩子的口腔,以减少吞咽空气的机会,防止咳嗽、呛奶等情况出现。
2.分次喂养。婴儿的胃容量较小,喂奶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奶量宜控制在120ml以下,2-3小时进行一次喂养。
3.注意室温控制。室温控制在26℃左右,适当开窗换气,让空气流通,以保证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适宜。
4.注意消毒。经常消毒奶瓶、奶嘴和乳头,切勿重复使用,避免细菌滋生。
5.观察宝宝的呛奶情况。如果孩子有呛奶的情况,要及时放慢喂奶的频率,让孩子稍停一会儿,以便呛咳消失。如果孩子长时间无法止咳,可以轻拍孩子的背部,让孩子咳出呛到的食物。同时,还需要及时就医,注意呵护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