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每个宝宝需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宝宝快速生长发育期间,对钙的需求量较大。缺乏钙会影响骨骼发育和牙齿健康,容易出现缺钙急救情况,如抽搐、手脚抽筋等症状。因此,妈妈们需要给宝宝适量补充钙质。
针对不同年龄段宝宝,补钙量也不同。下面推荐几个参考量供家长选择:
0~6个月宝宝:6个月之前的宝宝,如纯母乳喂养,通常不需要额外补钙。母乳是宝宝快速生长时期提供足够钙的最佳食品。当宝宝开始尝试辅食后,可以在食物中添加含钙丰富的食物。
7~12个月宝宝:每日需要至少400毫克的钙,可以通过选用奶粉、牛奶、酸奶等食用。当然,须注意并非每个宝宝都能耐受牛奶,如果宝宝不耐受乳制品,可以考虑选用富含钙的豆腐、花菜、芝麻等。
1~3岁宝宝:每日需要至少500毫克的钙。可以提供奶粉、牛奶、酸奶、奶酪、豆腐、虾皮、虾米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4~8岁宝宝:每日需要至少800毫克的钙。可以通过提供牛奶、酸奶、奶酪、豆腐、芝麻糊等食物来补充钙。
怎样增强宝宝的钙吸收能力呢?既然宝宝需要获得充足的钙,让宝宝身体能更好吸收钙也是同样要注意的。以下是一些提高宝宝钙吸收率的方法:
- 确保宝宝充足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可以自然光下户外活动,让阳光晒到皮肤上产生维生素D,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得。
- 饮食多样化。多种食品混合食用可以增加吸收钙(如蘑菇、虾米、芝麻粉等)。
- 合理搭配饮食。饮食中的蛋白质、磷、镁等元素通常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在食物种多搭配可以增加身体吸收的钙量。
- 细心观察宝宝的健康情况。如果宝宝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或贫血等疾病,需要及时就诊并接受医生的指导建议。
总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应根据临床营养需要,恰当供给所需的钙元素,既重视摄入量,亦要关注摄入安全性,合理补钙。不过,母婴护理本着宁缺勿补的原则,有条件的最好让宝宝自然得到足够的钙质,并通过饮食形成钙的贮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