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长发育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而钙元素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每个孩子的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元素非常重要。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根据其生长发育状态和健康情况,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钙元素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那么,宝宝多大可以去补钙呢?
宝宝在6个月-2岁期间,需要的钙元素相对较少,因为这个时期宝宝的骨骼发育并不迅速,主要是在硬化骨骼。因此,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钙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宝宝在这个年龄段一般都能够吃一些豆腐、酸奶、奶酪、牛奶、鱼虾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通过均衡饮食来保证宝宝的钙摄入。此时,一般不需要对宝宝进行人工补钙。
在2岁之后,孩子的骨骼发育进入了一个稳定快速的阶段,这时候每天摄取的钙元素量不足时,就需要适量补充。一般来说,学龄期儿童的每日钙元素摄入量应达到800-1200毫克/天。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缺乏钙元素,会增加骨骼疾病的风险,比如骨质疏松等。那么,有些孩子需要在这个年龄段进行补钙呢?情况如下:
1. 孩子是素食者,不能获得足够的钙元素;
2. 孩子不喜欢牛奶、酸奶和奶酪等含钙食物;
3. 孩子患有乳糜泻等营养吸收问题;
4. 孩子饮食不均衡,摄入钙元素不够。
在这些情况下,应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钙元素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