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热时,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烧坏脑子,因此很容易一听到孩子发热就让孩子吃降温药。但是,事实上,宝宝发烧时未必需要马上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尤其是一岁以下的宝宝,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更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先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宝宝的发热情况。
首先,当宝宝体温超过37.5℃时,宝宝就算开始发烧了。这时,家长应该给宝宝脱去太厚的衣服,让宝宝放松身心,同时用温水或凉水擦拭全身,也可将宝宝放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让宝宝呼吸新鲜空气,以帮助宝宝将体温降下来。
其次,如果宝宝的体温仍无法控制,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常用的婴幼儿退热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布洛芬(布洛芬混悬液)等。但是,家长在给宝宝使用退热药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使用,切勿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勿频繁使用同一种药品,避免产生药物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
2.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可作为婴幼儿发烧的首选药物,而布洛芬并不建议过度使用。
3.退烧药一般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过量或欠量的情况。
总之,当宝宝发热时,家长应该先进行简单的物理降温,如擦浴或开风扇通风等;如果体温无法控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家长在使用退烧药时,应该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示使用,避免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对宝宝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