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对宝宝骨骼和牙齿等方面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一项营养补充。补钙能增强宝宝的骨质密度,促进牙齿的发育,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等。那么,宝宝如何科学、合理地补钙呢?
1. 饮食中补钙
宝宝从6个月到1岁的时期,奶类产品应是主要的补钙来源,应该将宝宝喂养专门的配方奶,避免直接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比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婴儿的消化系统不能够很好的消化蛋白质,同时牛奶中的铁和钾的含量也相对较高,而婴儿的肾脏也不能处理太多的钠盐,会造成宝宝的婴儿便秘。
在宝宝12个月后,可逐渐适应饮用含钙浓度不高的牛奶,最好在中午或者晚上喂,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以及选择其他食物中含钙较多的,例如豆腐、小鱼干,含钙更高的蔬菜如花椰菜、菠菜、蘑菇、青菜,含钙更丰富的水果如柿子、桂圆、橙子等。
2.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户外运动和阳光能够帮助宝宝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和钙是一对好搭档,能够帮助宝宝大量吸收钙质,从而增强宝宝的骨骼和牙齿的强度。建议宝妈每天勤快地带着宝宝进行户外活动,让他的皮肤欣赏到太阳的温暖。
3. 注意补足宝宝的维生素D
如果宝宝长期处于室内环境,能够合成维生素D的机会就比较有限,这时需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宝宝维生素D的推荐用量为400IU,可通过每天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口服液或者滴剂来补充,一般不需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量。
4. 合理记录宝宝钙的摄取量
宝妈可以对宝宝平时的进食情况做些小调整及记录,了解宝宝每一餐所摄取的钙质是否达到要求,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建立良好的营养计划,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与均衡饮食上帮助增加宝宝钙的摄取量或方便管控。
总之,宝宝补钙需要多方面注意,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生长情况,结合每个季节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科学补充钙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