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的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即高于36.5°C-37.5°C时,就可以称之为发烧。 宝宝发烧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比如感冒、喉咙炎、肺炎、腹泻、中耳炎等。 在这些疾病中,宝宝的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得脑部温度调节中枢的温度设定值上升,从而引起全身发热的反应。
除了感染,其他一些原因也可能会导致宝宝发烧,例如服用一些药物、过度疲劳、环境温度过高或血液病等。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体温达到38°C以上时应该及时就医,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发烧可能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对于大多数1岁以上的幼儿来说,发烧通常是身体正常的自我反应之一,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的损害。但是,在发烧的过程中,宝宝的水分与营养耗费较快,因此需要保证宝宝的充足饮水和营养。
另外,父母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
2. 给宝宝换干净的衣服以保持身体干燥;
3. 监测宝宝的体温,注意及时下降体温;
4. 给宝宝多喝水,保持水分摄入;
5. 食物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
6. 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过度疲劳。
总之,宝宝光发烧是一种很正常的自我免疫反应,只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疾病一般不会给宝宝的身体留下太多后遗症。但是当宝宝的体温超过38.5°C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