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在孕期检查中测量。正常情况下,胎心率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有时会出现高胎心率的情况。那么,孕多少周能测出胎心率高呢?
一般来说,孕早期(孕周小于10周)测量胎心率不是很准确,因为此时胎儿的心脏仍在发育过程中,心跳速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建议孕妇在孕12周左右开始测量胎心率。
如果在孕20周左右测量到胎心率在160-180次/分钟左右,这被认为是正常的,但有时在孕期不同阶段,胎心率也可能会高于160次/分钟,这时需要引起重视。
胎心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
1.孕妇体温升高。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发热,特别是在夏季,容易出汗,导致体温升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高胎心率的情况。
2.宫内感染。宫内感染是孕妇须要警惕的一种情况,如果感染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孕妇健康问题,还会给胎儿带来危害,引发高胎心率。
3.胎儿缺氧。胎儿在子宫内需要通过脐带吸收氧气和营养,如果孕妇的血压过低或者胎盘功能受损,会造成胎儿缺氧,引起高胎心率的情况。
孕期高胎心率会对胎儿健康带来危害,容易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阻、自闭症、智力发育不良、心脏疾病等问题。所以孕期妇女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孕期合并症的发生,减少胎儿健康的风险。
总之,孕妇在孕早期测量胎心率不太准确,建议在孕12周左右开始测量。如果在孕期不同阶段,胎心率高于正常范围,要及时就医,找出引起高胎心率的原因,更好保证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