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以维持其生命活动。趴着睡可能会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氧气交流,让胎儿缺少氧气。那么,趴着睡多久会让胎儿缺氧呢?
一般来说,睡眠时身体会进入休息状态,呼吸也会放缓。而趴着睡就容易造成胸部受压,影响肺部正常工作,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缺氧。但是,缺氧的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
首先,腹部床位会增加缺氧的风险。因此,准妈妈应尽量避免趴着睡。如果特别困,可以侧着睡,以此减少对腹部的压力,保证腹部血液流动通畅,减少缺氧的风险。
其次,胎儿缺氧的时间不仅取决于趴着睡的时间,也和孕妇的身体状况有关。孕妇的身体状况好,血氧饱和度高,胎儿就不容易缺氧。相反,孕妇存在一些慢性疾病、产妇高龄等因素,对胎儿缺氧的风险就比较高,甚至不足1个小时也会让胎儿缺氧。
最后,胎儿缺氧的时间还会因孕周不同而异。孕早期胎儿的氧气供应主要来自卵黄囊和母体脂肪组织,对孕妇睡姿的要求相对较低。但随着胎儿的增大,对母体的压力也在增加,其缺氧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大。
总之,孕妇趴着睡会增加胎儿缺氧的风险,准妈妈应特别注意。在睡眠中尽量选择左侧位,保证氧气供应充足,全面保护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