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指在哺乳过程中,宝宝将过多的奶水吞入气道而引起的反应,通常表现为咳嗽、喷嚏、窒息感等症状。
幼儿出现呛奶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虽然说,呛奶这种情况大多不会对宝宝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在治疗上还是比较需要注意的, 如果出现呛奶,请妈妈要及时帮助宝宝处理。
那么,呛奶几个月好转呢? 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几个月后的这段时间里,呛奶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因为婴儿的气道比较细小,锁骨下的气管长度也短,容易引起呛奶反应。所以,在0-6个月的宝宝中,呛奶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不过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呛奶的情况也会逐渐减少,在6个月-1岁的宝宝中呛奶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了。因为宝宝的吞咽动作和肌肉控制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能够适应各种奶瓶的大小和形状,减少吞咽不协调产生呛奶现象的可能性。当然,这也与宝宝个体差异有关,有的宝宝即使长大也容易呛奶。
如果宝宝出现呛奶的情况,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1、及时处理:当宝宝呛奶时,家长应该立即帮助宝宝处理,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托起宝宝的下巴,让他的口腔和喉咙通畅。如果宝宝呛得厉害,可稍微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将卡在气道里的奶水排出。
2、调整喂养姿势:宝宝的喂养姿势应该是正确的,避免宝宝的体位过高或过低,应该让宝宝保持比较直立的姿势喂奶,同时,宝宝的奶瓶不可倾斜过大,以免奶水太多引起呛奶。
3、减少奶瓶塞子的孔数:穿孔的孔数应根据宝宝的吃奶能力选择,慢慢调整奶瓶孔洞的大小,使之逐步增大,以便适应宝宝吃奶的愈发丰厚。
4、拍嗝:当宝宝吃完奶后,应给宝宝拍嗝,并将宝宝竖起来保持10-15分钟,以防止胃口泄漏,引起呛奶。
总之,家长在哺育期间一定要注意宝宝呛奶的情况,做好相应的调节,帮助宝宝顺利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