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进行的运动活动,经过几周的生长发育后,胎儿开始有规律的运动,这一时期称为胎动期。一般来说,胎动的频繁程度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胎动初期时胎动并不是很频繁。
一般来说,胎动初期指20周以前,此时胎儿体型小,还有很多空间进行运动,胎动感觉相对较轻,频率也较低,可能只有每天1次或者2次,持续时间也不长,一般只有几分钟。此时,产妇要多留意胎动,如果三天内胎动少于10次,或者胎动时间间隔超过12小时,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随着孕期的增加,胎儿会不断生长发育,胎动的频率也会逐渐增加。到了孕期中后期,胎动频繁,经常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出现,每天也会有定时的“抬头路线”,每次胎动时间常常在20-30分钟,胎动次数一天可以达到200次以上。而当进入到孕期晚期时,母体内部空间变小,胎动次数会逐渐减少,每天的胎动次数可能降至100次左右,持续时间也变短。
虽然胎动次数和时间长短有时随孕期的不同而变化,但是产妇应该始终关注孕期胎儿的胎动情况,建立起对孕妇自己的胎儿留意的习惯。如果孕妇感到胎动明显减少、持续时间变短,胎动的强度和频率都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必须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孕期胎儿的胎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胎动情况也不同。如果孕妇在孕期初期感觉胎动较少,不必过于紧张,但是在孕期中后期和晚期,大量减少或消失的胎动则需要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