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宝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不仅参与钙的吸收和利用,促进骨骼发育,还对调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D有两种形式:D2和D3。D2形式在食物中少见,主要来自植物;而D3形式则在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时,由紫外线刺激产生。
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D3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母乳和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
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但其中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需要。即使是配方奶,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因为D3从配方奶中摄入量跟母乳相比也明显不足。
2、宝宝皮肤很少暴露于阳光下:
对于宝宝来说,暴露于太阳下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3的合成。但由于现代人常常室内活动,宝宝皮肤很少暴露于阳光下,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
那么,宝宝要吃到多大才能开始补充维生素D3呢?根据儿科专家的建议,从出生后的第二周开始,宝宝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3。针对日常补充的剂量和用药的时间,建议如下:
1、补充剂量: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宝宝每天需要补充400-800 IU的维生素D3。这个剂量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是安全而有效的,但如果宝宝处于高危群体(比如早产儿、佝偻病史、出生体重低),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维生素D3,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用药时间:
维生素D3的摄入时间与钙的吸收有关。通常建议在宝宝每天喂养的时候,同时给予维生素D3的补充。这可增加宝宝吸收钙的效果,同时也是让宝宝养成良好习惯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维生素D3也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不足,引发佝偻病、牙齿爆漏、骨骼异常等疾病。因此,家长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3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补充,避免过量。同时,也要尽量让宝宝多暴露于室外阳光下,这是健康成长的另一种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