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孕期和哺乳期由于生理和代谢的需要,胎盘或胎儿所释放的代谢物质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导致了胎儿内毒素或叫胎毒。这也是业内常见的疾病之一,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率。
一般来说,在母猪产后10天左右时,胎毒比较容易出现。此时,母猪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乳质减少等症状,甚至会表现出卧倒不起、癔病、精神抑郁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母猪的生产和幼猪的成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用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治疗母猪的胎毒,如下:
1. 氯化钾:适用于轻度或早期胎毒,能够提高母猪的食欲和排泄代谢产物。氯化钾还可以用于预防胎毒,建议在分娩前10天内每天饮水中添加氯化钾4-5克/头。
2. 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心肌损伤,增强肝功能。建议在分娩后的5天内每天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 200-300毫克/头。
3. 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胺具有降低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母猪的心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建议在分娩后的5天内每天饮水中添加盐酸多巴胺40-50毫克/头。
4. 养胃消食片:本品含有中药材山楂、枳壳、苍术等,具有消食导滞、利胆、降压的功效,能够促进母猪肠胃蠕动,加快代谢。建议口服量为0.2克/公斤体重。
总之,母猪胎毒的治疗应根据病情分析,综合考虑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母猪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管理,保证饲养环境卫生、合理饲喂、科学养殖,减少母猪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应激,降低发生胎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