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常常来自于植物,而维生素D3则来自于动物。然而,两者的化学结构差别很小,但功能特性上却有所不同。
维生素D3
维生素D3也被称为胆钙化醇,通常从阳光中摄取。每天30分钟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以让人们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3,因为阳光可以促进皮肤中内酯(3-烯醇基)的合成,然后转化为维生素D3。
维生素D3通常用于治疗和预防骨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佝偻病和其他骨骼问题。在人体内,维生素D3可以被肝脏和肾脏转化为一种生物活性形式,即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种形式是人体内生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可以促进钙吸收和骨形成。
维生素D2
维生素D2通常来自植物,例如蘑菇和酵母。它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但也可以通过药物形式摄取。
维生素D2在人体内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这也是维生素D3胆酮基的首次代谢产物。维生素D2被肝脏和肾脏转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2,但与维生素D3相比,这种形式的维生素D不如维生素D3生物活性高。
区别
虽然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但它们的来源,功能和用途都有些不同。维生素D3主要来自动物,而维生素D2则来自植物。维生素D3与维生素D2相比,更具生物活性,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虽然维生素D2也有预防和治疗骨疾病的作用,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维生素D3比维生素D2更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骼问题。此外,建议人们在摄取维生素D之前,最好向医生咨询,以确保其用途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