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趴睡是指让宝宝的腹部睡在床上,面朝下。相比传统的仰睡方式,趴睡能够有效缓解婴儿的肠胀气,适当的趴睡还能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呕吐、反流食物等不适情况的发生。
那么,婴儿趴睡如何缓解肠胀气呢?
首先,趴睡可以帮助宝宝将肚子中的气体排出。在趴睡的过程中,宝宝的腹部受压,能够促进肠道的运动,增强排气功能。这也是为什么宝宝睡觉时会把屁放出来,因为这是肠胀气的一种缓解方式。在趴睡的过程中,宝宝排气更加顺畅,能够缓解肠胀气。
其次,趴睡有助于推动肠内容物流动,从而减少胀气。由于仰睡时,宝宝的食管和胃之间的门(食管括约肌)无法完全闭合,胃内的酸性内容物就很容易反流入食管。在趴睡的情况下,宝宝的食管和胃完全处于垂直状态,重力对于胃内食物的压迫可以使胃口的食物相对减少,从而降低胀气的发生概率。
不过,婴儿趴睡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过早地让宝宝趴睡,可能导致突然儿死症的发生。突然儿死症又称为婴儿猝死综合征,是指婴儿在睡眠中突然死亡,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在宝宝中四个月前,不应该采用趴睡的方式。建议在宝宝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之后,再逐渐开始实行趴睡:
1、宝宝已经能够控制抬头,抬头能够持续10秒以上;
2、宝宝已经学会了翻身,自己能够从趴睡状态翻身到侧躺或者仰卧状态;
3、宝宝的身体指标良好,没有先天畸形或者其他身体疾病。
总之,如果宝宝足够大了,足够健康了,趴睡可以缓解肠胀气,但也需注意翻身和突然儿死症等风险。因此,在趴睡前,还需要妈妈们对宝宝慎重考虑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