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孕期的不同阶段,正常的胎心率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孕初期胎儿的胎心率较低,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心率也逐渐加快,直到出生前达到最高水平。
按照国内外相关规定,胎儿的胎心率正常范围是在每分钟110~160次。因此平均胎心率在106次,显然偏低。
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胎心率偏低呢?
1.孕早期低胎心率:孕早期胎心率偏低可能是因为胚胎还未形成完善的循环系统,而导致心跳慢。此时,一般建议等待一周再进行检查。
2.孕中期低胎心率:孕中期胎心率偏低可能与孕妇体质有关,如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孕期饮食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孕妇应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各种营养成分,保证胎儿健康。
3.胎儿宫内窘迫:当胎儿宫内缺氧或是受到压迫,会导致胎儿心跳缓慢。这时需要妇科专家及时干预,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胎儿机体发生不良状况,如切除羊水膜、提高孕妇体位等方式。
总之,胎心率偏低时,应该及时就医咨询专家,确定胎儿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疗。如果未能掌握孕妇自身状况及时解决,可能会对胎儿及母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孕妇在孕期一定要注意保健及及时检查,保证胎儿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