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是由口腔腺、颌骨腺、颈部淋巴结以及容颜神经调节而分泌出来的,一天可以产生约1000ml左右的唾液。婴儿呛奶后出现口水,其实是一种防御性的反应,是婴儿体内对于呛奶现象的自我保护和排除异物的反应。
婴儿呛奶的时候,通常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食物、奶水或唾液误入气管,刺激呼吸道内的感受器,引起喉部、气管、支气管痉挛,使婴儿呼吸困难,产生咳嗽、呕吐、流泪等现象。
其次是唾液分泌增多,婴儿会流口水,并且伴随有不断咳嗽和吸气声,有时婴儿会用手扇动喉行动、嗓子发出嗝响或发出哮鸣声,呼吸困难。
最后,一些疾病或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现呛奶现象,如口咽部异物梗阻、脑瘤或颅内疾病等。
总的来说,呛奶现象是婴儿进食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情况,而口水的产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它有利于润滑婴儿口腔,使其能够更好地咀嚼食物。如果婴儿出现呛奶后口水过多的现象,建议家长及时将其放置呼吸道畅通位置,并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其排出呛入气管的食物和唾液,同时观察其呼吸和神志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