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子宫内发育,从开始到出生都需要呼吸和营养,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母体提供。在胎儿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胎儿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母体的供应却始终有限,所以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氧现象。
而胎动则是胎儿在子宫内的一种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反映胎儿生命活动的一个标志。从胎儿开始有胎动,到最后分娩,整个过程中,胎动频率、强度、时长等都会随着孕期的增加不断变化。因此,不同孕期的胎动频率也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妇女在怀孕20周后会开始感受到胎动。最初的胎动表现可能比较微弱,感觉像肚子里面有小鱼游来游去,或者小动物爬过,但随着孕期增加胎动的强度和频率也会逐渐增大。大约在孕晚期,每天胎动的次数一般在10次以上。
在胎动频繁的时期,有些孕妇会有担心胎儿缺氧的想法,但事实上,并不是胎动频繁就一定会导致缺氧。胎动频繁可能是由于胎儿的活动水平增加或者其它正常现象导致的。当然,如果胎动数明显减少,或者孕妇感觉自己的胎儿的胎动不规律、弱化、仅仅位于腰部下方等情况,就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检查,了解胎儿当前的情况。
当胎儿缺氧时,往往会出现胎心率低下、胎动减少等现象。因此,对于缺氧的预防,除了孕妇要保证营养充足、休息充足以外,还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影响胎儿的不良因素,比如:熬夜、吸烟、饮酒、过度运动、过度劳累等均可能导致胎儿缺氧。
综上所述,胎动频繁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缺氧。孕妇在注意胎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胎儿的其他表现,以及胎儿环境的保护,帮助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