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心脏是胚胎期最早建立的器官之一,通常在妊娠5-6周时就开始出现。八周左右,胎儿的心脏已经很完整,而且已经有了规律的心跳,这时就会出现胎心率。胎儿的心率每分钟约为110~160次,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指标,可以反映胎儿的健康状态、血氧水平和代谢情况。
胎儿的胎心率是通过B超检查可以测量到的。 妇产科医师会将一个探头放在孕妇的腹部上,在监测中可以听到一个清晰的心跳声。一旦胎心率检查出异常,医师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和诊治。
正常情况下,胎儿的胎心率会随着妊娠周期的增加而逐渐减慢,一般在36周左右趋于稳定。由于妊娠周期的不同,胎儿的心率大约如下:
5-6周:90-110次/分钟
6-7周:110-120次/分钟
7-8周:120-160次/分钟
9-10周:140-170次/分钟
11-12周:150-170次/分钟
13-14周:140-160次/分钟
15-16周:130-150次/分钟
17-18周:120-140次/分钟
19-20周:110-140次/分钟
21-22周:110-130次/分钟
23-24周:110-130次/分钟
25-26周:110-130次/分钟
27-28周:100-120次/分钟
29-30周:100-120次/分钟
31-32周:100-120次/分钟
33-34周:100-120次/分钟
35-36周:90-110次/分钟
随着胎儿增长,胎心率的速度会变慢,这正是因为胎儿成长所带来的调节。当胎儿达到成熟期时,胎心会趋于稳定。不过,即使在最后几周里,当孕妇感觉时间变慢或减少运动时,也应该随时检查胎心率,以确保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