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上肺炎后,发烧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烧会让孩子觉得难受,失去食欲,失眠等。因此,许多家长希望能给孩子吃药来控制发烧。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宝宝发烧以及药物治疗的相关信息。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发烧?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身体对抗病原体(如病菌、病毒等)的一种反应。它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并且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并且没有其他严重症状,比如抽搐、呕吐等,不需要使用药物来降温。
其次,药物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如果宝宝体温已经超过了38.5℃,并且有不适感,家长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婴儿的药品。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身体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因此,家长需要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药品,并且按照医生或者药师的建议使用。
2. 严格按照剂量使用。药物的剂量是根据宝宝的体重和年龄来计算的,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药物过量或者不足。
3. 注意药品的副作用。退烧药可能会引起宝宝的胃肠问题,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因此,家长需要在使用药物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医嘱使用药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病情加重,家长应该立即咨询医生,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帮助宝宝降温,如擦身体、多喝水、避免运动等。总的来说,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措施,在使用药品之前需要了解清楚宝宝的症状、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保证宝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