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是孕产妇产检的必要项目之一,孕妇通过B超检查可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胎儿健康状况。在B超检查中,胎心率也是孕产妇、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看B超的胎心率呢?下面就来详细解答。
B超胎心率是怎么测量的
在B超检查中,胎心率是通过超声波信号来测量的。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振动的波动形式,通过超声波探头将超声波信号发射到体内,再通过信号反射回探头,形成图像。
胎心率的测量通常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来完成的,医生将探头放置在孕妇的腹部上,捕捉到胎儿心脏的图像,并记录下胎心率相关数据,比如心跳速率、每分钟心跳次数等。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B超检查的时候同步测量胎心率。
B超胎心率的正常值范围
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的胎心率范围参考如下:
- 6周以内:100-115次/分钟;
- 6-9周:115-155次/分钟;
- 9-14周:155-195次/分钟;
- 14-20周:140-160次/分钟;
- 20周以后:120-160次/分钟。
这个范围只是一个一般参考值,具体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有所偏差,如孕产妇的年龄、体重、孕期、分娩方式等因素。
如何看B超的胎心率
想要看B超的胎心率,第一步当然是去医院做B超,医生会按照上述方法来测量胎心率。此外,在B超上也会标注出胎心率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中标注了“Fetal Heart Rate”,即胎心率。有些医院的B超报告上还会详细注明每分钟胎心跳动的次数。如果孕妇想了解胎儿的具体胎心率,则可以询问医生或者专业的产科医生进行解答。
总结
B超检查是孕产妇必须接受的常规产前检查之一,通过B超检查可以了解胎宝宝的发育情况及身体健康状况,其中胎心率就是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想要了解B超的胎心率,首先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在B超报告中也会有具体的标注。胎心率值的高低对胎儿健康情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孕妇应该充分重视胎心率指标的变化,及时询问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