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来的宝宝手心会出汗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因为宝宝有什么身体上的不良病症,而是由于宝宝的身体还在适应新环境,一些自然调节的反应尚未调整到最佳状态所导致的。
在妈妈子宫内温暖的环境中,宝宝的身体一直都是和母亲的体温保持一致的,所以出生后,宝宝面临着适应外界的温度和环境变化的挑战。此时,宝宝的身体自然会出现一些自我调节的现象,手心出汗也是其中之一。
宝宝的手心上的毛孔比其他地方的毛孔要多,这也是宝宝手心出汗的原因之一。 当宝宝身体感到温度高或者紧张时,血液会戏剧性地流向毛孔周围,而不是肌肉组织,导致出汗。由于宝宝的汗腺还不够完全发育,所以这时候大多数的汗液都分泌在手掌,而手心也是宝宝散热的一个渠道。
当宝宝身体逐渐适应环境、新陈代谢和自我保护机制变得成熟,手心出汗的现象也会逐渐减少。一般情况下,出生后数周至数月内,宝宝的汗液分泌水平会逐渐趋于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生后手心长期出汗,而且夜间易醒、哭闹、拒绝进食,这时建议家长及时咨询医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出汗过多导致的脱水,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需要进行检查是否有器质性问题。如果确定并没有身体上的问题,家长可以尝试下面的一些措施帮助宝宝降低出汗:
1、保持室温舒适。在夏季,家里的空调可以开到26-28摄氏度,避免过度降温。并保持室内通风。
2、避免孩子穿太多衣服。不管宝宝睡觉、出门还是在家中活动,都要避免过多穿衣物以免导致出汗过多。
3、及时擦拭汗液。当宝宝出汗时可以用柔软的湿巾把汗液擦拭干净,以免细菌侵入;
4、加强宝宝饮水量。宝宝出汗,容易失水。所以家长可以适量增加宝宝的饮水量。如果母乳喂养,要及时哺乳让宝宝摄取足够的水分。
最后,对于新生儿手心出汗的问题,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宝宝出生后会面临一些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的问题,手心出汗只是其中的一个自然反应。家长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及时咨询医生,配合医生给予宝宝适当的护理和关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