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宝宝在母体内心脏跳动的速度和节律,是评估胎儿健康和监测其发育状况的一个标准指标。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看到胎心率呢?
通常,孕妇在怀孕10周左右就可以通过B超检查看到胎儿的心跳了。这时候医生会以超声波为媒介,将超声波探头放在腹部,可以看到宝宝的心脏跳动情况,一般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左右。但是这个时期胎儿比较小,胎儿心脏仍在发育阶段,因此有时候难以测得到胎心率。所以,如果孕妇在10周左右的超声检查中无法测得到胎心,医生会再安排一次复检。
另外,在孕妇怀孕16~20周时进行的常规体检中,也可以检查胎心率。这个时候宝宝的体型和大小都已经逐渐增长,同时胎儿的心力也逐渐增加,胎心率会逐渐稳定在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胎心监测仪来监测胎心率。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在孕妇腹部贴上一些传感器,用来检测宝宝心跳的情况,并及时监测胎儿的情况,如果胎心率异常,则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的正常范围是每分钟120~160下。如果胎心率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就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治疗。否则,胎心加速和减速现象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次数、形态和程度与产生的潜在风险有关。因此孕期中的每次产前检查和胎动观察都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有助于保证胎儿安全、顺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