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某个器官或组织的形态、位置、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婴儿出生时即具备的结构和/或功能缺陷。一般认为,胎儿在受孕后前8周为主要的发育阶段,各种器官和组织开始成型,发育异常会导致先天畸形的出现。因此,大多数的先天畸形发生于这个时期。目前已知的先天畸形超过4000种,常见的有心脏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消化系统畸形、肾及生殖器官畸形等等。
根据发生的原因,先天畸形可以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遗传性先天畸形大多由父母双方遗传基因的异常变异引起,如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非遗传性先天畸形则与外界环境、母体营养、母体染色体异常、孕前或妊娠期疾病及药物、辐射等有关。
常见的先天畸形包括:
1. 心脏畸形: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等。
2.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如脑脊髓畸形、脑积水、脑瘤、脑缺氧等。
3. 消化系统畸形:如食管闭锁、先天性胃肠梗阻、肠闭锁等。
4. 肾及生殖器官畸形:如肾错位、尿道下裂、生殖器畸形等。
先天畸形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影响甚大,严重者甚至影响其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绝大多数的先天畸形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治疗、辅助设备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因此,对孕前妇女来说,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辐射等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降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