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指在喝奶过程中不小心将奶水呛到气管,导致不适和呛咳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婴儿中比较常见,尤其在刚开始喂奶时更容易发生。因此,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避免呛奶并且教会宝宝正确的吞咽方式就尤为重要了。
为什么会呛奶?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宝宝会呛奶。一般来说,呛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宝宝的吞咽反射还不够成熟,二是喂奶的姿势不正确。
吞咽反射不够成熟:宝宝出生时吞咽反射并不十分成熟,需要一段时间的发育和练习才能逐渐变得顺畅和准确。因此,在开始喂奶时,容易让奶水顺着食管掉到气管,导致呛奶现象的发生。
喂奶姿势不正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儿,需要采取不同的喂奶姿势。如果喂奶的姿势不正确,容易让宝宝的头部处于不正常的位置,引起奶水无法正确运输到胃里,导致气管中越过一些奶水,使宝宝容易呛咳。
如何预防呛奶?
正确的喂奶姿势:新手父母需要注意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确保宝宝的头部处于正确的位置,避免奶水流进气管。通常采取的喂奶姿势是让宝宝抬起头,以便于奶水正确流入胃部。
慢慢喂:宝宝要耐心喝奶,不能匆忙进食。快速喝奶是导致呛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情况下宝宝会大口大口地吞奶,让奶水没有时间在食管中被吞下去,而是顺手进入肺部。
及时打嗝:如果宝宝进食后没有打嗝,胃中的气体就会囤积在胃里,容易引起吐奶和呛奶的现象。因此,喂完奶后要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打出多余的气体,减少呛奶的机会。
如何应对呛奶?
如果宝宝不慎呛奶,家长必须立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保持镇静:宝宝呛奶时,首先需要家长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镇定下来后,把宝宝扶着,让宝宝俯身(处于俯卧位)促使呛入气道的奶水自行排除。
轻拍后背:对于未能自行咳出气道中的奶水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轻拍宝宝的后背,帮助宝宝咳出堵住气道的奶水。
掌握正确的呛奶急救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与此同时,家长们还需要时刻观察宝宝的吞咽动作,适当调整喂奶姿势和喂奶方法,避免宝宝因呛奶而受到伤害。